孩子排尿的控制能力并不是生成的,而是需要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。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兰墨赭医生说,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可以匡助孩子做到以下 4 点来预防尿床:
睡前不要喝水:白天保证饮水量,但入睡前 2 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或者液体食品,好比牛奶。
养成规律排尿的习惯:睡前让孩子排尿一次,家长也可以在孩子夜里尿床发生之前,叫醒他起来尿尿。
及时进行夜间自主排尿练习:假如晚上睡觉一直穿戴纸尿裤,孩子难以学会晚上醒来后去尿尿。因此,假如孩子白天能控制排尿时,晚上就可以尝试脱掉纸尿裤,进行夜间自主排尿练习。
在练习期间,家长可以用尿垫隔离尿液,来减少清理工作。教会孩子夜间上厕所卧室留有夜灯,利便孩子醒来后上厕所。当孩子表现好,能做到自己晚上上厕所,家长要及时奖励,奖励的用品可以提前和孩子商量好。
什么是
儿童遗尿症?国际疾病分类(ICD-10)对儿童遗尿症定义为,5~6岁的儿童每月至少尿床2次,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,且连续3个月以上,没有显著精神和神经异常。遗尿症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,大多为原发性遗尿症。
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兰墨赭医生解说:原发性遗尿症是指自幼遗尿,没有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,并除外器质性疾病;其原因包括:
①遗传因素:遗传是主要的因素。双亲中有一位遗尿的,其昆裔40%有遗尿症;若双亲中均有遗尿史,则昆裔发病率高达77%,而且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。
②睡眠因素:这类患儿夜间睡眠很深,不易唤醒,唤醒之后,往往仍是半醒不醒,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。
③发育及心理因素:遗尿症儿童的发育成熟度往往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。本病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于正常儿童,且遗尿常在精神刺激后开始或恶化,如亲人的溘然死伤、父母吵闹离异、黑夜恐惊受惊等,而且患儿脾气常较古怪、怕羞、孤傲、胆小、分歧群。
④膀胱因素:遗尿症儿童的功能性膀胱容量通常为非遗尿症同龄人的50%,小便较频繁,排尿量少。
⑤教育练习因素:因父母排尿习惯练习不良、教育不当,未能养成正常排尿习惯,或儿童糊口不规律,白天体能流动过度或作业负担过重,均可造成夜间不能适时排尿而泛起遗尿。
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致力于儿科发育行疾病的治疗,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。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:0371-55689970